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消逝美國夢:看盡唐人街興衰,沒有中國人的「中國城」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iiifgh    時間: 2015-8-8 10:12 PM     標題: 消逝美國夢:看盡唐人街興衰,沒有中國人的「中國城」


消逝美國夢:看盡唐人街興衰,沒有中國人的「中國城」
TNL 編輯 2015/08/06 13:20:00 發表於 • 國際


眼見經濟起飛,中國移民人口逐漸從勞動階級轉為菁英移民,許多人傾向承租高級公寓,而非老舊的中國城,也讓異地的「中國味」漸漸消失。

整理:鄭博名

電影《甜蜜蜜》中,飾演男女主角的黎明與張曼玉,因一首鄧麗君代表作,在異地產生連結。兩人的際遇,從中國輾轉至香港、台灣再到紐約,追尋理想生活的汲營,娓娓道出90年代移民流離的心酸。

也因此,中國城被視為是海外華人的避風港,各種商會、宗親會林立,以協助華人生活所需為宗旨;餐館、客棧、傳統商家成為鄉愁的寄託。這裡也是唯一能在洋人地盤上,聽到春節鞭炮、欣賞舞龍舞獅的地方。

隨著時間推移,中國在戰後陸續出現幾波移民潮。其中1978年中共改革開放後,無論是赴美留學、依親、或是非法移民,大多是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條件與子女教育,並選擇落腳中國城,也就是俗稱的唐人街,這座從19世紀開始就因美國掏金熱、排華政策而存在的華人聚落。

Photo Credit: Reuters/達志影像

近年來,中國移民的族群正大幅地改變。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發佈的《國際人才藍皮書: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報告(2014)》顯示,目前在國外生活的華人約5000萬人,包含專業人士約有400萬人,主要集中在歐美開發國家以及日本、新加坡等地。

報告指出,美國約240萬的華人華僑中,專業人士多半聚集在就業、教育條件優良與商業環境活躍的城市以及地區,行業分佈以高新科技、教育、金融等領域為主,經濟實力相對較具優勢。

然而大量的移民,並未為中國城帶來另一波高潮。

中國城的興衰

1848年太平天國期間,美國加州掀起一股掏金熱,緊接著修建第一條橫貫東西的太平洋鐵路,頓時勞動需求湧現,吸引大量華工赴美尋夢,同時逃離太平天國的影響。光是從1840年到1876年間,移民到美國的華人就有15萬到17萬人,其中大多為四邑(新會、台山、開平、恩平),也就是廣東沿海一帶居民。

掏金與鐵道熱結束後,許多華工留美,開始組織互助會,並發展出餐館,理髮,裁縫,藥鋪,雜貨,以及鴉片煙館等,成為早期中國聚落的雛形。

1882年,美國通過歧視性的《排華法案》(Chinese Exclusion Act),10年內禁止任何華工入境(官員、商人、學者和學生等除外),成為美國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法案,且任何離開美國的華人必須獲取日後再次入境的證明,同時剝奪華人美國國籍。在該法被廢除前,一共被延長兩次,其中1902年更是無限期延長。過程中在1924年通過的《移民法案》,甚至以年度配額方式,將限制擴展到了其他歐亞種族移民。

Photo Credit: AP/達志影像

1943年二戰後期,小羅斯福總統總統通過《馬格努森法案》,正式廢除《排華法案》,宣佈中國移民能夠合法地成為公民、並擁有財產。兩年後,美國國會頒布《戰爭新娘法》,允許美國海外駐軍配偶、子女赴美團圓,使移民大增,中國文化開始滲入美國。

1978年,中國改革開放,形成70年代、90年代、以及千禧年後三次規模較明顯的移民潮,其中不乏留學、跨國婚姻人口。據統計,1970年僑居美國的中國移民,從44萬人迅速攀升到1988年的108萬人,就連有「功夫皇帝」之稱的中國武打巨星李連杰,也是在這波熱潮中,與妻子移民舊金山。

無奈的是,語言障礙、種族歧視成為海外華人的無形枷鎖。多數移民以技術身份補足美國勞動市場的缺口,工作環境低劣,留學生必須半工半讀才能供的起生活開銷。

1993年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影集《北京人在紐約》,裡頭一句「如果你愛他,就把他送到紐約,因為那裡是天堂。如果你恨他,就把他送到紐約,因為那裡是地獄。」道出中國移民內外的夢想與矛盾;但此時的中國城,也正因大量移民到達巔峰。

中國躍起,白領搶移民

    「唐人街是華裔移民初到美國的落腳地,一直充當移民的庇護所。隨著中產化之後移民的遷離,以往的唐人街漸漸消失。新移民懷揣著金錢和夢想,分散居住在美國各地。他們希望融入當地,成為一個真正的“美國人”。」-《看客》第285期:消失的唐人街

《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》指出,通過投資簽證(EB-5 visa)移民美國的中國公民穩定增長。2014年美國發放的EB-5簽證名額為1萬692份,其中來自中國的移民有9128份,比前一年增加了2878份,增長46.0%。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(USCIS)局長羅德貴茲(Leon Rodriguez)曾表示,EB-5光是在2014年就為美國帶來超過50億美元的投資機會。

EB-5之所以在中國富豪間熱絡,除了面試成功率高、取證時間短、資金安全、無學歷語言、年齡限制、可以享受當地福利、子女享有當地教育條件外,最主要原因就是,EP-5允許投資移民在目標就業區(TEA)僅需投入50萬美元、非目標就業區100萬美元的投資額,即可享有「一人申請全家得綠卡」、「自由定居」等準美國公民的福利。移民者只須每半年入境美國一次,便可維持綠卡的有效性。

報告中揭露,中國投資移民光是在2012年輸出資金就將近200億美元;2013到2014年,中國單在美國買房花了220億美元,超越其他所有外國客戶群題。大量中國高淨值移民正向海外流動,順水推高了目的地房地產市場,10年內已有90.3萬中國人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。

而即將在9月到期的EB-5,也已提早在美國國會掀起改革的聲浪。

房價飆漲,中國城凋零

「亞裔美國人法律保護和教育基金會」曾於2013年做過一項調查,從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可發現,過去十年整個紐約的亞裔人口增加了30%,但紐約唐人街的亞裔人口卻相反地減少了15%;同一時期,舊金山唐人街的周邊地區,亞裔人口同樣減少了23%左右。

研究顯示,唐人街是亞裔美國人的傳統保存,華人人口流失意味著過往聯繫新移民的服務與社群正瀕臨滅亡,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來自於高房價的衝擊。諷刺的是,絕大多數的熱錢是來自於中國投資客。

Photo Credit: Reuters/達志影像

《美國之音》報導,以華盛頓為例,近年來中國城裡的華人住戶已由最鼎盛時期的3000多人,減少至300人左右。亞裔人口占中國城常駐人口比例也從90年代的66%,降至2010年的21%左右。華人商家日趨頹勢,取而代之的是高檔住宅和西餐廳,就連美國職籃華盛頓巫師隊的主場館都興建在此,許多房東甚至計劃改建原建築,以供給更多非亞裔、負擔得起高房價的承租戶。

就在今年10月,中國城臨近的Museum Square大廈,正面臨被拆除的命運。由於屋主拒絕政府補貼,打算以豪華公寓取代,302位住戶被迫搬離,其中華裔住戶更是佔了6成,許多還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。美利堅大學公共行政和政策系大都會政策中心教授德里克·海拉(Derek Hyra)表示,中國城的公平市場價落在一個單元(每戶)1200美金,到了新建公寓卻上漲至2000美金,老租戶根本無力負擔。

「那些對種族更寬容,種族和民族更多元的城市,往往最有創新性。多樣性和經濟發展之間是有關聯的。因此,我認為城市維持其種族和民族的多樣性是非常重要的,以使來自不同背景、不同傳統的人和不同觀點,可以在中心城市碰撞,產生更多的創新。」他說。

眼看住宅補貼大限將至,原中國城居民被迫尋找更便宜的郊區租屋;高級餐旅、連鎖百貨的進駐,更是對華人文化造成排擠效應。

誰的美國夢正在消逝?又是誰的美國夢,正在攻城掠地?




作者: lai23ster    時間: 2015-8-9 11:03 AM

感謝iiifgh 大大無私分享-thanks


作者: 嘯傲九天    時間: 2015-8-9 02:50 PM

其實我曾看過美國人的統計資料,以在美國的總平均收入來說,美國華僑的平均收入甚至高於白人,是全美國最高,只是都集中在中產階級,少有人爬到最高層而已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06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